top of page
社區農夫
社區共學
舉辦在地社區工作坊,目的是推動共學及凝聚社區。同時透過不同活動,加深荔友們對項目的認識。亦不時舉辦交流活動,了解其他鄉郊保育團隊及生態友善農場的工作。
蘿蔔菜脯工作坊
項目農夫教荔友們用荔枝窩出產的生態友善白蘿蔔製作蘿蔔菜脯。
社區共學
蘿蔔是項目每年的重點作物之一,2021年種了早水及遲水蘿蔔。種植過程幾經波折,先是下種時遇上螞蟻大軍偷種子,然後收成前又遇上箭豬及田鼠家族進田大開放提派對。農夫們要與小動物們鬥智鬥力之餘,更要緊守生能友善農耕的原則,每一根蘿蔔都是得來不易。 | 農夫May姐教荔友們製作蘿蔔菜脯。參加工作坊的荔友們大部份是新荔友,因為老荔友們都已經養成每年種蘿蔔造菜脯的習慣了!每逢蘿蔔收成期,總會在村中聞到一股讓人肚子餓的鹹香! | 蘿蔔菜脯的製作過程,是用很多很多的鹽抺在新鮮蘿蔔上。將蘿蔔中的水份迫出,延長保存期。 |
---|---|---|
抺鹽後的蘿蔔需要曬太陽數天,直至不再有水滲出,便可移到玻璃瓶內保存。 |
農樂節藝術工作坊
駐村藝術家Benjamin及Suzanne 為荔友們進行田邊導賞、講解他們為項目創作田邊藝術展覽的創作意念。Benjamin更教大家動手造了迷李版的蜻蜓駐藝術品。
藝術家Benjamin及Suzanne向荔友們介紹他們在村中的創作。藝術家們以項目的保育目標物種蜻蜓及米魚為主題,於田邊創作了三組裝置藝術作品。以藝術角度將保育訊息帶給公眾。 | Benjamin教荔友們動手造了迷你版的蜻蜓駐! | 田邊藝術展覽 - 人、水、共、稻、魚、生 |
---|---|---|
田邊藝術展覽 -賞蜻蜓 | 田邊藝術展覽 -蜻蜓駐 |
交流 - 土地教育基金 - 梅窩
2019年8月14日,我們與荔枝窩的農夫們到訪梅窩,參觀當地農場。幸得到在梅窩進行「梅窩Farm to Table農場社區計劃」的土地教育基金職招待,帶我們參觀了幾個農場。我們與梅窩的農夫們交流種植心得及分享鄉郊生活趣事。
梅窩的梯田,農夫按照地型耕作。築起石牆,防止土壤流失。 | 是次交流團一行13人,包括荔枝窩農夫、項目職員及實習生。 | 農夫們在農地交流種植心得,謝謝梅窩的農夫預備了自家製冰凍洛神花蜜給我們消暑。 |
---|---|---|
到訪農場後,我們在一間參與了「梅窩Farm to Table農場社區計劃」的餐廳,享用以梅窩時令農產所烹調的午餐。 |
共同建設
共同建設
農夫會議
項目定期舉辦農夫會議,與農夫們更新及交流項目的最新消息,亦是個讓農夫們提出並商討問題的平台。
社區公務
除生態保育工作外,項目亦會統籌或協辦荔枝窩村的社區公務。如協助安排農地電網及水坑維護的分工、協助村委統籌荔枝窩村年度大掃除及食水塘、招募及安排義工清理山竹帶來的海洋垃圾等等。
農會剛開始時,大家留心聽項目經理Teresa簡報是日會議流程。 | 隨著討論的議題越來越多,農夫們開始一邊開會,一邊處理一些不用動腦筋,坐著做的農活。例如圖中的農夫們正在將黃豆從豆莢中拆出來。 | 間中還有農夫以外的與會者。例如2020年的一場農會,有松雀鷹的參與。牠静静企在一傍,聆聽大家的討論,不過沒有留下意見便走了。 |
---|---|---|
松雀鷹是本港一種罕見留鳥,主要捕食小鳥、鼠、大型昆蟲等生物。生態友善農耕確保了松雀鷹的食物來源不受農業活動所污染。這位荔友在一小時後,懝似因被一群紅耳鵯吸引,中場離開了。 |
bottom of page